返回顶部
行业信息 > 反诈宣传 | 主动找上门的推广合作,是机会还是陷阱?

反诈宣传 | 主动找上门的推广合作,是机会还是陷阱?

发布时间:

找素人账号推广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营销手段,当有报酬不菲的“推广合作”找来时,大多数人都会欣然接下,殊不知这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。近期主动送上门的“推广合作”请仔细甄别,很可能暗藏玄机!

 

 

【案例分享】

 

小丽经常在某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穿搭,慢慢积攒到了两千粉丝,某天她收到了一则私信,对方自称是某传媒公司的工作人员,并表示小丽的账号很适合推广女包,想邀请她进行推广合作,合作期最少为3个月,会预先支付1个月工资,即3000元。

 

因为对方主动出示了公司的营业执照,以及其他用户的推广图片,小丽便认为这个合作可行。随后,根据对方的指引,小丽进入了所谓有第三方担保的推广平台。在该平台上完成实名认证后,平台客服向其发来了一份合同,客服再三叮嘱让她仔细查看,没问题再签约。客服的表现让小丽觉得这个平台很专业,合作意愿更强烈了。

 

小丽完成签约后,客服让其在平台上绑定银行卡用于结算工资。小丽照做后,客服立即回复说第一个月的工资已打入平台账号,让小丽自行提现。但小丽操作后却迟迟没有收到到账信息,客服表示是开户行填写不完整造成的,这种行为还会影响公司,要求小丽赔钱。

 

小丽有些慌张,和客服争辩了起来,几个来回后客服表示可以不赔钱,但要小丽向平台充值3000元用于解冻,并承诺会退还。还威胁说,如果不照做,就去法院起诉。吓得小丽赶忙充值,可结果客服又说刚充的钱也被冻结了,要求她继续充值。直到这时,小丽才醒悟过来,明白自己是遇到骗子了,赶忙向警方报案。

 

【套路解析】

 

1、建立初步信任:骗子会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广泛撒网,主动发送私信,以合作推广包包、化妆品、母婴产品等为幌子,吸引受害人注意力。并通过伪造的营业执照等材料,快速获取信任,让受害人误以为这是正常的营销手段。

 

 

2、引向其他平台:一旦受害人表现出兴趣,骗子就会引导其前往虚假平台进行合同签订,以此骗取受害人个人信息,同时也为后续的诈骗埋下伏笔。

 

3、实施诈骗:骗子在后台操作,让受害人的账户内多出一个月工资但无法完成提现,然后以受害人填错开户行为由,要求受害人再三充值进行解冻,从而达成诈骗目的。期间,若受害人有所犹豫,则以提起诉讼、影响征信等逼迫受害人完成充值。

 

【爱加速提醒】

 

1、对于主动找上门来的合作邀约,尤其是那些条件过于优厚、催促过于急切的,切勿轻信,一定要认真核实对方身份与合作真实性。

 

2、涉及金钱往来时,务必提高警惕,不要向陌生人转账,也不要在陌生平台上进行充值。一旦遇到以操作失误、账户冻结等为由要求充值解冻的情况,千万不要相信,极可能是骗局。

 

3、不要轻信陌生网友推荐的赚钱、兼职项目,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,不要扫描未知来源的二维码,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。

 

4、一旦发现自己被骗,请立即报警。

更多诈骗套路

联系客服
联系客服
提交工单
提交工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