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诈宣传 | 投票链接别乱点,可能是陷阱!
“请帮忙投个票助力一下!”在聊天群里看到这样的请求,相信很多人都会出于善意支持一下。但请小心,有些投票背后藏着精心设计的陷阱!
【案例分享】
小张在一个老乡群中看到一条消息:“家里小孩在参加一个才艺比赛,希望大家帮忙投票助力一下。”紧接着对方又发来了一个投票链接,以及一个孩子的简短介绍。
热心的小张没多想,点开了链接。页面要求填写姓名、身份证号,并进行人脸识别验证,理由是“防止刷票”。小张按照提示进行了操作,但在投票时页面突然卡死,怎么点都没反应。他又重试了一次,结果还是一样。见此,小张就放弃了,也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中。
第二天早晨,小张发现手机上有5条银行扣款通知,显示他名下银行卡在凌晨2点累计支出了12万元。紧接着他还发现自己的社交账号也被盗号了,并向好友们群发了同样的“投票链接”。小张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,赶忙提醒好友们,并报警。
【手法解析】
从小张的故事来看,此类骗术的大致套路如下:
第一步,伪装身份混入群聊。骗子会冒充亲友,或者盗取他人社交账号,潜入群聊等相对私密的场所。
第二步,发布“助力投票”请求。骗子利用大众对孩子、亲情的天然信任,以“给孩子投票助力“为由,诱导受害人进入钓鱼网站。
第三步,引导填写敏感信息。受害人点击链接后,骗子就以“防止刷票”、“实名认证”等理由,要求填写身份证信息、进行人脸识别,从而窃取受害人的隐私信息。
第四步,进行盗刷并控制账号。在窃取到信息后,骗子会远程盗刷受害人的银行卡。同时,通过技术手段掌握受害人社交账号的权限,群发链接来形成新的诈骗传播链。
除了小张遇到的套路外,“投票类诈骗”还有多种变体。骗子可能直接冒充孩子,给家长发送投票链接;也可能以“投票可领奖品”为幌子诱骗点击;更过分的,可能伪造学校或社区通知,诱导集体点击。
【爱加速提醒】
1、不要轻信群聊消息,涉及点击链接、填写信息的操作,应先通过电话或视频等可靠方式确认对方身份。
2、不要随意点击未知来源的链接,也不要随意在陌生平台填写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。
3、若页面跳转时要求绑定社交账号、开启相关授权,务必提高警惕。
4、一旦发现个人账户异常操作,应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,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更多诈骗套路




